全国服务热线:

18928298220
0769-2280-5501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联系人:罗小姐

手机:13798904733
18928298220

电话:0769-22805501

QQ:691743147

邮箱:dgzf@dgzf0769.com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湖景大道66号海逸豪庭尚都6幢104室

制造工厂生产管理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2 点击量:

一.管理培训

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面临来自世界各地日益激烈的竞争,几乎每个企业都在进行自身改造来提高运作效率。生产管理培训是指生产企业自我组织或请企业管理经验丰富的生产管理者学习、交流,使生产企业各个部门消减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改善生产现场环境及生产安全,控制生产流程及计划、生产人员管理、生产设备保养及维护等。生产企业希望通过有丰富生产管理者的培训、交流,学习到更多国内外生产管理经验。因此生产管理培训已经被生产企业广泛接受、认可和重视。

目录

1培训重点

2培训对象

3培训目标

4培训原则

1培训重点


生产管理培训根据培训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

1、生产计划培训

2、生产成本培训

3、生产现场管理培训[1]

4、班组长培训

5、质量控制培训

6、设备管理培训

7、安全生产培训

8、精益生产培训

2培训对象


生产企业企业中高层领导、生产主管、工艺工程师、IE工程师、班组长(含)以上管理技术人员、生产、物流、质量、物料等相关各部门主管及生产推进负责人等。

3培训目标


1、培养“最高质量、最低成本、最短交期”和“改善无止境”的生产管理理念;

2、熟悉生产流程的增值链,学会现场进行测量、分析;

3、明确企业现场中的七大浪费、掌握现场改善的有效方法;

4、学会价值流分析,了解增值与非增值行为,通过流程了解企业价值真正所在

5、学会拉动系统和广告牌设置,提高生产效率

6、学习准时化物料系统及实施技术

7、掌握混流生产及均衡生产技术,学习建立连续流和超市拉动系统

8、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流程改进,工艺、设备的合理布局技术

9、结合企业实际引导TPM(全员设备维护)管理思想,分析设备运行有效性、提高OEE、QCO水平

10、沟通思想,达成全员精益,期望对企业生产现状及解决之道达成共识

4培训原则


1、科学、简便原则

2、安全有效原则

3、合乎成本的原则

4、标准化的原则


二.生产管理能力的构成


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由此生产管理能力应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与控制能力。[1]

一、计划能力

生产经理的计划能力体现在其计划必须符合以下目的:

1.阐明所要达到的最终成果,衡量绩效的准则,以及全面的计划和日程,以便生产部门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对于整个组织以及他那个部门的期望是什么。

2.确定并说明生产部门的每一部门、班组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以及应该在什么时候去做,以便每项活动都同其他的有关活动配合起来,尽可能避免重复和遗漏。

3.为日常执行高级管理决策的所有人员(如总经理)提供明确的政策,以便作为指导和协调的方针。

4.预先估计会发生什么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在不太严重以前就采取补救措施,对所有重大活动进行协调,以便及时提供人员、设备和材料,并按期完成任务。

5.制定并维持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管理控制措施,以便保证达到所要求的己确定的目标、政策和程序。

二、组织能力

生产经理应尽力健全生产组织,创造出能极大地提高所有生产管理人员绩效和效率的框架。

三、指挥能力

生产经理在行使其指挥能力时应运用组织系统、下达行政命令,当然最高境界是无声的命令。

1.运用组织系统。生产经理的指挥行为应当通过组织系统来实现,离开了组织系统的运用,指挥也就不存在了。生产经理不应当直接去指挥工人。

2.下达行政命令。在下达指令时,应当注意使用简单的指令,可以用口头形式,重要的指令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指令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都应当明确指令的接收者是谁、目标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时限多长、与之相应的责权范围等内容,并且对指令的执行情况要有反馈或汇报。

3.楷模表率作用。生产经理个人的模范行动常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影响力”。

四、协调能力

生产经理的协调能力在于使一个企业中的所有单位的活动同步化与和谐化,以便达到共同的最终成果的能力。

生产经理的协调方法有多种多样,主要有:

1.会议协调。生产经理应当明确会议的根本目的是搞好协调,就是要使会议的参加者产生一种参与感,并使与会成员能够真正参与讨论,增强其责任感,协调的效果才能好。

2.现场协调。把有关人员带到问题的现场,请主管人员讲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还允许对其他部门提出要求,从而统一认识,取得好的效果。对于“扯皮”太久、群众意见大的问题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3.结构协调。对待那些处于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合部”的问题,以及诸如由于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所造成的问题,应当采取结构协调的措施,“结合部”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不管”的问题,就是有关的各部门都有责任,又都无全部责任,需要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完成,叫做“协同型”问题,可通过明确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办法来处理;还有一种是“传递型”的问题,它需要协调的是上下工序和管理业务流程中的业务衔接问题,可能通过把问题划给联系最密切的部门去解决的办法处理,并厢应增加其职责权限。

五、控制能力

生产经理的控制能力体现在运用一些基本控制手段制定管理决策,即:

1.改变观点。阐明能用一个数字表示组织的全面目标和最终成果,以及按重要性次序排列对所期望的总和最终成果和决定作用的各种主要因素。

2.确定比率。百分比或定额表示的是可以衡量组织绩效的所有重要因素。定额等可用金额、工时和生产率单位来表示,适用于各种产品、服务或其他任务要素。

3.建立标准。通过研究、分析和实验,建立起“令人满意”的以“危险状态”或其他术语表示的各种标准。在具有各公司通用资料的行业中,控制数据可用“低”、“中”、“高”来表示。

4.发展统计。善于运用图表数据的重要控制手段。这些控制手段通过与预测的对比揭示出组织的过去和目前成果,并预测所要达到的目标。

5.加强预测。确定各种基本控制手段应该如何应用于所有的定期报告,编制预算和业务预测,各部门活动的协调、授权和管理,经理人员绩效的评价,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等项目。

6.检验成果。熟悉账目图表、会计记录和报告,以便用确定的基本控制手段和有关报告来反映各项成果。

2生产管理能力分析


企业的生产功能包括将投入品转变为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活动。在绝大多数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大部分成本发生于生产过程中,因此,生产管理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公司战略的成败。而生产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和管理一个有效的生产体系。美国管理学者罗杰·施罗德(Roger Schroeder)认为,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五种功能或决策领域:生产过程、生产能力、库存、劳动力和质量。因此,生产管理能力分析也应从这五方面展开。

1.生产过程分析

生产过程分析主要涉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设计。具体分析内容包括技术的选择、设施的选择、工艺流程分析、设施布局、生产线平衡、生产控制和运输分析。

2.生产能力分析

生产能力分析主要涉及确定企业的最佳生产能力。具体分析内容包括产量预测、设施和设备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能力计划及排队分析。

3.库存分析

库存分析主要分析原材料、在制品及产成品存量管理。具体包括订货的品种、时间、数量以及物料搬运。

4.劳动力分析

劳动力分析主要分析对熟练及非熟练工人及管理人员的管理。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岗位设计、绩效测定、丰富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激励方法等。

5.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主要分析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保证和成本控制。


三.生产管理绩效


1内容


生产部门职能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从产品品种和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市场需求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对企业的人力及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相应地,生产管理绩效主要分为以下6大主要方面:

1)效率


效率指的是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产出最大。也可理解为相对作业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和方法,是否最适合并被充分利用。效率提高,单位时间人均产量会提高,生产成本会降低。

2)品质


品质是把顾客的要求分解,转化成具体设计数据,形成预期目标值,最终生产出成本低与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品质是企业生存根本。对生产主管来说,品质管理与控制的效果是评价其生产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品质管理,就是为充分满足客户要求,企业集合全体智慧经验等各种管理手段,活用所有的组织体系,实施所有管理及改善全部,从而达到优良品质以及短交货期、低成本、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3)成本


成本为产品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企业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相对成本的高低,假如成本所挤占的利润空间很大,那么相应企业的净利润则相对降低。因此,生产主管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必须把成本绩效管理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4)交货期


交货期指的是及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里,交货期准时是非常重要的。准时是在用户需要时间,按用户需要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与服务。一个企业即便有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确保所生产产品质量,而且生产的产品成本低及价格便宜。但是没有良好交货期管理体系,不能按照客户指定交货期交货,直接影响客户商业活动,客户也不会购买其产品所以交货期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客户进行商业活动的关键,不能严守交货期也就失去生存权,这比品质及成本更为重要。

5)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为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免遭受损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计划、组织与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工作事故,不仅仅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交货期,还会对员工个人、企业带来很大损失,甚至对国家也产生很大损失。

6)员工士气


员工士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离职率、出勤率、工作满意度。高昂的士气是企业活力的表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有不断提高员工士气,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从而使公司尽可能地快速发展。

因此,要想考订生产管理绩效,就应该从以上六个方面进行全面地考核。

2绩效提高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生产管理绩效是较弱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国内的民营企业,重视研发和销售,但不重视生产,生产管理绩效更是急需尽快提高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生产管理绩效,必须从多个方面一起入手,才能尽快提高生产管理绩效。

如何提高生产管理绩效?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论和方案,但是,不管是何种理论和方案,都以提高生产管理绩效为目的。我个人认为:提高生产管理绩效的具体措施主要从“法”、“理”、“情”三个方面入手,通过“法”、“理”、“情”的建设,实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并实现以下目标: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使生产部的管理逐步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法治走向法治与文治并存;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使员工从内心认可、理解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战略;丰富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技能、改变员工的态度、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使个人的发展目标和生产部、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相统一;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及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给员工提供一个能超水平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使员工能超水平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生产部和公司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最终使生产部的生产管理绩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提高。

首先,“法”,是指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创新机制、用人机制等。通过法的建设,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管理逐步从人治走向法治。对中国企业来说,法治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受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不重视法治,而重视人治,因此,要管理中国的企业,首先要进行基本的法治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来规范、约束、统一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尽可能让更多的东西制度化、标准化,让所有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哪些是不允许做的?“法”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执行,就是要严格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从严,行之贵力。国内很多企业也建立了很多制度,但在执行时却发生了很多变化,实际执行的效果很差,如执行的力度不够,执行不严格,没有做到公平、公正等。

第二,“理”的建设主要是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培训的真正价值在于企业员工、各级领导及至整个企业、整个团队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同时也在培训中使团队的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沟通。通过培训、教育,不断丰富员工的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让员工明事理、辨是非,提高员工的上进心、积极性,使员工拥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育员工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自主管理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培训,企业必须通过培训来改变人的行为以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改变人的行为的能力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情”的建设主要是指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的管理从法治逐步走向法治与文治并存。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它最普遍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自己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想,让这个灵魂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使公司员工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合作,从而使生产部管理绩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提高。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还在人们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员工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企业的运转。在企业文化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尽量使它能够看到效果,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文化的正确性及价值,只靠说是不行的。你可以用言辞创造利润挂帅文化,但是你要用你的行为使其行之有效。同时,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要全力以赴地实施它。

3绩效方面


绩效考核五大方面,生产管理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士气、降低成本以及保证交期和安全生产的结果和行为。 生产部门的职能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市场需求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的人力、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相应地,生产管理绩效主要分为以下六大主要方面:

1)效率(P:Productivity)

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下实现产出最大。也可理解为相对作业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及方法,是否最适合并被充分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人均产量就会提高,生产成本就会降低。

2)成本(C:Cost)

成本是产品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企业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成本的高低,如果成本所挤占的利润空间很大,那么相应的企业的净利润则相对降低。因此,生产主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必须将成本绩效管理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3)品质(Q:Quality)

品质,就是把顾客的要求分解,转化成具体的设计数据,形成预期的目标值,最终生产出成本低、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品质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对于生产主管来说,品质管理和控制的效果是评价其生产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品质管理,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客户要求,企业集合全体的智慧经验等各种管理手段,活用所有组织体系,实施所有管理及改善的全部,从而达到优良品质、短交货期、低成本、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4)交货期(D:Delivery)

交货期是指及时送达所需数量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中,交货期的准时是非常重要的。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一个企业即便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而且生产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但是没有良好的交货期管理体系,不能按照客户指定的交货期交货,直接影响客户的商业活动,客户也不会购买你的产品。因此交货期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客户进行商业活动的关键,不能严守交货期也就失去了生存权,这比品质、成本更为重要。

5)安全(S:Safety)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免遭损失,安全地进行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生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出现工作事故,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交货期,还会对员工个人、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对国家也产生很大的损失。